電話:0771-2808233 2843309
電話:0771-2819966
傳真:0771-2267278
地址:南寧市興寧區(qū)新民路
40號廣西旅游大院
客服一電話:13377008365
客服二電話:13377189021
客服三電話:13377179152
客服四電話:18977783630
注:以上手機號均為微信號
|
走進(jìn)陽朔興坪漁村“漓江漁火” |
作者: 文章來源:http://www.phaeton-center.com 更新時間:2013-11-26 訪問次數(shù):次 |
在陽朔中最迷人的景色之一就是著名的“漓江漁火”。在風(fēng)景秀麗的桂林漓江邊,有個小得在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小漁村。這個名揚中外的小漁村,如今正面臨漓江里魚越來越少,漁夫無魚可打的困境。
遠(yuǎn)離了陽朔西街的繁華喧囂,位于漓江之畔的桂林市陽朔縣興坪古鎮(zhèn)顯得靜謐而柔美。下午四點,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忙碌,漁夫黃有林正蹲坐在竹筏上整理著漁網(wǎng),一旁的筐子里裝著幾條小魚。“以前一天能打到幾十斤魚,現(xiàn)在忙了一個下午才打了一斤多魚,賣出去也只是掙7、8元(人民幣)。”
不遠(yuǎn)處,黃有林的父親黃運八撐著竹筏從下游回來。筏上沒有豐收的漓江魚,只有兩只被綁在竹竿上的鸕鶿和兩頂斗笠。黃運八這身打扮不是去捕魚,而是去給游客當(dāng)?shù)谰摺榱颂硌a生活,今年已經(jīng)79歲的黃運八放下用了一輩子的漁具,學(xué)著同村人通過讓游客與鸕鶿合影謀生。
四百多年前,生活在陽朔的漁民開始馴養(yǎng)鸕鶿來捕魚,每當(dāng)夜幕降臨,漁民們便乘上竹筏,點上火把,帶上幾只鸕鶿去捕魚。江面上,漁火穿梭如流螢飛舞,漁歌陣陣,構(gòu)成一幅迷人的夜獵圖,這種延續(xù)了數(shù)百年的傳統(tǒng)捕魚方式被稱作“漓江漁火”,成為漓江上獨特的風(fēng)景線。
捕不了魚的鸕鶿,打不到魚的漁夫。這一現(xiàn)狀不僅困擾著黃家父子,亦讓許多漓江上的漁夫不得不另謀生路。絕美的桂林“漓江漁火”圖,也許有一天只能在照片或《印象劉三姐》的舞臺上看到了。
盡管離開了捕魚生活,陽朔縣興坪鎮(zhèn)小漁村的村民憑借著如畫的美景、厚重的歷史和名人效應(yīng)走上了以旅游討生計的路。村民趙家良直接將1998年與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到訪時的合影掛在了自家的堂屋內(nèi),在這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宅門口,更是掛著一個“霸氣”的牌子:克林頓到我家吃過飯,我家加工農(nóng)家飯,有土雞漓江魚。
如今,為保留下“漓江漁火”這一延續(xù)了數(shù)百年的傳統(tǒng)漁事活動,自1999年起,當(dāng)?shù)卣磕昱e辦漓江漁火節(jié),主要以漓江“漁火”“煙火”“篝火”三把火為主線,著力打造具有陽朔濃郁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