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771-2808233 2843309
電話:0771-2819966
傳真:0771-2267278
地址:南寧市興寧區新民路
40號廣西旅游大院
客服一電話:13377008365
客服二電話:13377189021
客服三電話:13377179152
客服四電話:18977783630
注:以上手機號均為微信號
|
廣西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將“申遺” |
作者: 文章來源:http://www.phaeton-center.com 更新時間:2014-3-27 訪問次數:次 |
廣西旅行社訊 今年4月,國家文物局將評選出我國2016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在廣西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項目中,作為單獨申報項目的靈渠、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申報工作取得了哪些決定性進展?記者進行了探訪。
與廣西毗鄰的廣東、云南近年均有項目成功申遺,有著豐富的申報經驗。去年7月,廣西申遺學習考察團專程赴廣東省開平碉樓與村落、云南省紅河哈呢梯田兩處世界文化遺產取經。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問,一路聽。考察團感觸最深的是:遺產的文化內涵挖掘研究、與國內外同類遺產的對比研究、突出普遍價值研究提煉,并在此基礎上組織編制申遺文本和保護管理規劃、開展環境整治等工作,對成功申遺具有決定性作用。
隨后,由廣西申遺工作領導小組召開的一次次申遺專家咨詢座談會、咨詢評估會,讓觀點交流、共識凝聚,申遺文本一再完善,“突出普遍價值”漸次突顯。
長期以來,廣西申遺工作一直強化文物本體保護意識。2006~2013年,多方籌集資金1.12億元,對靈渠大小天平、泄水天平、陡門、秦堤等主體工程進行防滲加固,并恢復了靈渠鏵嘴渠首段。2004年起至今的10年間,對花山巖畫組織多學科聯合攻關,開展保護勘察研究、編制保護方案等前期工作,其中加固材料試驗方案取得顯著成果,突破了花山巖畫保護關鍵技術,獲國家專利。近年來,國家文物局安排花山巖畫保護、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建設等專項經費達4720萬元,目前正在實施花山巖畫本體保護第三期工程。
“文物本體的有效保護,為深化相關基礎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撐。”自治區文化廳廳長、申遺辦主任黃宇向記者介紹,靈渠研究從民國時期就已經開始,1986年世界水利史大會在興安召開,提出了“靈渠陡門是世界船閘之父”的觀點。如今,清華大學靈渠申遺文本編制團隊在靈渠歷史、工程技術、功能作用、重要影響、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研究基礎上,從申遺角度深入挖掘靈渠歷史文化內涵,開展靈渠獨特性、突出普遍價值及商貿、信仰、水生態、陡軍文化等專門研究。
研究結果表明:靈渠符合申遺突出普遍價值6項評價標準中的5項。靈渠的開鑿從選址、規劃、設計上都反映出古代中國在運渠修建方面的創造性智慧;靈渠是山區越嶺運河的首創,是連接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優秀實踐案例;渠線的設計和規劃中“彎道代閘”原理是原創性實踐;靈渠的陡門設計是現代多級船閘的雛形,開世界運河史之先河。
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的研究從上世紀50年代開啟至今,經歷了3個重要的調查、研究和保護階段。2013年廣西組織區內和國內外著名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和學者,分12項課題開展了花山巖畫文化內涵及獨特性研究、國際國內巖畫對比研究、花山巖畫音樂舞蹈內涵研究等,以多學科結合現代科技運用的綜合研究成果為編制申遺文本,提供了更加翔實的依據和佐證。
據申遺專家初步判斷,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符合申遺標準中的3項。比如,其系統的巖畫語言及其歷史演變,生動地描繪了左江流域的壯族先民的精神世界和社會發展面貌,是該區域迄今為止發現的駱越文化遺存中內涵最豐富、最重要的文化遺存,也是青銅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早期中國西南和中南半島區域祭祀傳統最完美的表現。
推進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
圍繞申遺文本的編制,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推動廣西申遺工作正有條不紊進行。
多領域、多形式的研究和考古發掘持續支撐靈渠申遺;有聲有色的宣傳工作,使靈渠申遺在項目申報地形成廣泛共識;《廣西壯族自治區靈渠保護辦法》于今年3月1日以自治區主席令形式頒布實施,《靈渠總體保護規劃》已經自治區評審通過,即將上報國家文物局,《靈渠保護與管理規劃》已經桂林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靈渠本體保護及環境整治項目正抓緊實施。
不斷夯實花山巖畫申遺學術基礎,利用2013年世界巖畫大會平臺,多角度宣傳介紹花山巖畫保護與研究成果,與國際巖畫組織、專家建立聯系機制,擴大國際交流;2012年由自治區人民政府頒布實施《廣西左江巖畫保護辦法》,2013年編制《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保護管理總體規劃》,使遺產區域內的巖畫、遺址等歷史遺存得到全面規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