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0771-2808233 2843309
電話:0771-2819966
傳真:0771-2267278
地址:南寧市興寧區新民路
40號廣西旅游大院
客服一電話:13377008365
客服二電話:13377189021
客服三電話:13377179152
客服四電話:18977783630
注:以上手機號均為微信號
|
崇左寧明花山7.15申遺成功 填補中國世界遺產巖畫空白。 |
作者: 文章來源:廣西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6-7-15 訪問次數:次 |
地處中國南疆的廣西崇左,境內廣泛分布著典型的熱帶巖溶地貌,峰叢林立,景色秀美,古老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蜿蜒流淌在群峰之中。沿江兩岸的懸崖絕壁上,保存有大量的古文化遺跡——巖畫,場面宏大的赭紅色巖畫群,以“蹲式人形”為基礎符號,記錄了距今約2000年的祭祀場景,與巖畫所在的山崖、山崖下的河流、對面的臺地,共同構成了神秘而震撼的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
7月15日,從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傳來消息,正在當地舉行的第40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填補了中國巖畫類世界遺產名錄空白,也實現廣西世界文化遺產的“零突破”。
“花山”壯語稱為“岜萊”,意思是有畫的山。在崇左市,凡被稱為“花山”者,崖壁上均繪有巖畫。
左江花山巖畫點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密集分布,從上游的寧明縣珠山巖畫開始,截至下游的江州區萬人洞山巖畫,途經寧明、龍州、江州、扶綏“三縣一區”,共包含 38 個巖畫點 109 處巖畫 4050 個圖像,沿江分布總長度 105 千米,是中國南方乃至亞洲東南部區域內規模最大、圖像數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赭紅色巖畫群。
左江花山巖畫點大都位于江河的拐彎處,面向來水的高大峭壁上,畫面大多距水面 15至100 米,最高 130 米。巖畫使用鮮明而強烈的赭紅色顏料繪制而成,圖像大致可歸納為人物、典型器物、動物三大類,以人像為主,人像一般作正面、側身兩種姿勢,多為舉手屈膝的半蹲姿勢,輔以馬、狗、銅鼓、刀、太陽等圖像。
“這些形象逼真、神秘莫測的巖畫,歷經幾千年風雨的沖刷而不褪色。遠古時代的壯族先民創造的這一‘花山文化’到底表達什么含意,至今無人能解釋。其畫法和成畫年代、作畫顏料等也是眾說紛紜,像古埃及的金字塔一樣成為解不開、猜不透的‘千古之迷’。”崇左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馮波說。
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38個巖畫點(含109處巖畫,4050個圖像)自明江上游的珠山巖畫始,沿江連續分布至左江中下游的萬人洞山巖畫止,途經寧明、龍州、江州、扶綏三縣一區,由巖畫密集分布的、最具代表性的3個文化景觀區域組成(即寧明縣境內的4個巖畫點作為第一個遺產區,龍州縣境內的16個巖畫點作為第二個遺產區,江州區與扶綏縣境內的18個巖畫點作為第三個遺產區),河段長約105千米,面積總計6621.6公傾。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評價稱: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展示出獨特的景觀和巖石藝術,生動地表現出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 后2世紀期間,當地古駱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帶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這是目前對該傳統的唯一見證。左江花山巖畫中的銅鼓及相 關元素與當地銅鼓文化直接相關,見證了該區域廣泛興盛的文化特色。
據悉,2008年,廣西左江花山巖畫就曾出現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一幅代表著中華五千年歷史巨大卷軸在場地中央緩緩展開,而最早出現在畫絹上的,就是廣西花山巖畫,巖畫上的人像都雙手上舉,兩腳下蹲,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姿態!